一位工人转行的牙医,推动了牙科技术发展,还拿到了国家表彰?!

来源:牙星球 作者: 浏览:1450 时间:2021/11/9 9:24:34

《有故事的牙医》是一档纪录牙医故事的栏目,松佰牙科旨在通过这档节目,为大家讲述牙医这个群体的鲜活故事。首期的主人公是黄远亮医生,在牙科行业耕耘了40多年的他,不仅是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更是桃李满天下的教授与博士生导师。但谁能想到,他的职业生涯,却是以“电工”为起点的……


40多年前,刚刚高中毕业的黄教授成为了一名工人,被分配到南京市口腔医院当电工。


 但是这个起点并没有磨灭黄教授的热情,一把小小的牙椅上的各种脚踏开关、线路被他摸的清清楚楚。加上牙椅本身就是一线牙医的必备工具,这个工人小伙子勤奋好学的身影也被许多医生看在眼里。有一年,南京医科大学批了两个名额到医院里,希望选拔两个优秀人才去读大学。在众多医学生中,黄教授以唯一一个工人的身份脱颖而出,开启了自己的从医之路。

黄教授旧照

以工人身份转学牙医,并没有迎来舒适的生活。对于那时候的黄教授来说,这次跨行开启的是一条更难走的路。因为基础较差,黄教授很多不理解的问题只能靠问,问老师、问同窗。当年参考书少、课本更少,黄教授就泡进书里,哪儿书多往哪儿泡,到后来图书馆的老师甚至新华书店的销售员都认识他了。


 其实三年的电工生涯,对转学牙医的黄教授也有帮助,最重要的是当年为了看懂牙椅的操作手册,黄教授早早的就开始学起了英语。虽然只通过广播学习,但从未放弃过。也正是因为英语能力出众,加上对知识的刻苦钻研,当机会来临时,总是能被额外眷顾。又一次,深造出国名额再次落在了黄教授身上。

年轻的黄教授凭借能力得到了国外博士的认可


可能有的人会感叹黄教授运气好,每次都能被选中。但其实被选中的关键,是黄教授的能力以及平时里的积累。也许你们不一定马上能碰上机会,但专注工作,多积累,你也有被选上的一刻。“牙医,是件讲究匠人精神的事业”,这是采访时黄教授最经常说的一句话。

不得不说,当时海外的环境比较优越,出国的学子们很快就学有所成。但准备回国时,很多人却迟疑了,见识了外国的花花世界,很多人不想回到当时比较落后的祖国。但黄教授却二话不说就搭上飞回祖国的飞机。在飞机上,黄教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要求 —— 一定要做出自己的口腔事业!


 回国之后,黄教授一边在医院任职,一边带了一批又一批的口腔专业医生。四十多年过去,当年那个学成归国的壮志青年也成了学富五车的白发教授。黄教授从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学识。他说:“不要每天只是正儿八经的上班,还要多想。牙医是个需要激情和创新的职业,面对不同病情的患者,要多去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


六十五岁的黄教授仍然不遗余力的教导学生

虽然年逾六十五,早到了退休的年纪。但黄教授感觉自己的老年才刚刚开始,不但在民营口腔重新任职,开启事业的第二个里程,平时也喜欢钻研自己的拍摄爱好。因为在工作中经常近距离观察病人的口腔,黄教授在微距摄影上也变得颇具心得,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拍摄的系列照片神韵十足,是朋友圈里的“节气打卡小能手”。


在黄教授身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关键词,上进、活力、刻苦、奋斗...这一个个词让黄教授打破了命运的束缚,从一位普通工人成长为牙科教授。故事虽然看起来普通,却是许许多多口腔医疗事业工作者的缩影。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联系他,想拍摄这个主题的时候,他说的一句话。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真的没什么故事。不过如果你们觉得这个片子纪录的一些事情,对年轻人有所触动,那还是值得一试的。”


过江河,越过山海。《有故事的牙医》将走遍全国,为大家带来一个个精彩而典型的牙医故事。他们有的是拼搏在学术最前端的学者,而有的是十年如一日在乡镇间守护百姓口腔健康的普通医生。有的或许已经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而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工作者。
但在他们身上,我们不但能看到他们自身或精彩或感动的故事,更能看到无数牙医的缩影。《有故事的牙医》邀您一起关注,牙医背后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