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六九医彩网 口腔行业数字化DSO生态平台
作者:luocan
浏览:89
时间:2025/3/6 8:37:50
01|被要求披露多类信息
2024年底,武汉大众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事件,引起了口腔资本市场的关注。
近日,针对大众口腔冲刺港股IPO一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近日发布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公示》(以下简称《公示》)中提到,要求大众针对多个疑点进行信息披露和说明,内容如下:
图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文件链接: http://www.csrc.gov.cn/csrc/c105983/c7539129/content.shtml
一、请说明你公司历次增资、减资及股权转让价格及定价依据,是否实缴出资,是否存在未履行出资义务、抽逃出资、出资方式存在瑕疵的情形。
二、请说明你公司及下属公司开发及运营 APP、小程序、公众号等产品情况,是否涉及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如有,请说明收集及储存的用户信息规模、数据收集使用情况。
三、请说明前期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的详细情况及终止挂牌原因,是否计划继续推进A股上市及具体安排,是否存在对本次发行上市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
四、请说明本次拟参与“全流通”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被质押、冻结或其他权利瑕疵的情形。
证监会特别关注其个人信息处理合规性,要求披露用户信息规模及数据安全措施。公司招股书中坦言,若发生数据泄露或违规使用,可能对品牌及业务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02|IPO前巨额分红股东套现离场
2024年11月29日,港交所披露,武汉大众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大众口腔于2007年在武汉成立,其口腔医疗服务包括综合牙科诊疗服务、口腔种植服务及口腔正畸服务。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旗下的口腔医疗机构共计81家,包括四家口腔医院、70家口腔门诊部和7家口腔诊所,分布于湖北、湖南两个省份的八个城市。
招股文件中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称,按2023年所得收入计,该公司在华中地区所有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中居第一位。根据相同资料来源,按2023年净利润计,该公司于中国所有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三;按截至2023年12月31日经营中口腔医疗机构数量计,排名第五。
早在冲击港股IPO前,大众口腔就多次意图进军资本市场。
2014年12月,该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在新三板完成了挂牌;2016年3月通过定向增发融资1400万元;2017年又通过定向增发融资2940万元,出让股权约7.5%,估值接近4亿元,并于2017年后退出了新三板市场。
针对终止在新三板挂牌的原因,大众口腔称,新三板是仅对合格投资者开放的市场,与其他证券交易所相比,其交投量及流通性相对较低,难以反映该公司股份的公允价值;该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期间,公开筹集资金以支持业务运营及发展的能力有限。
同时称,该公司当时正在寻求在其他证券交易所(包括联交所)的机会,让其有机会进入更成熟的国际资本市场,增强集资能力、扩大股东基础,以及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及企业管治水平。
而在IPO前夕,公司将近三年半实现45.14%的净利润实行了分红。
2024年8月,公司股东于股东周年大会上批准“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据此应向公司股东支付合共人民币5000万元,并伴随着大众口腔的多位投资者在IPO前离场。2024年10月,大众口腔以1.21亿元回购多位投资者(包括中元九派、中信证券投资等)持有的837.93万股股份,总代价为1.21亿元。上述相关款项于2024年10月8日结清。
图源:大众口腔
在上述增资及股权转让发生时,大众口腔的股份数量并未变化。若单纯从每股价格看,中信证券投资、致道资本等投资了大众口腔3年的时间,似乎并未获利,在IPO前推出的行为或反映投资者对行业前景及公司盈利能力的担忧。
目前,大众口腔实控人姚某、沈某通过直接持股及控股中山医疗投资(持股81.32%),合计控制公司约84%的股权。
03|营收下滑,逆流而上
按2023年净利润计,大众口腔于中国所有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三,按截至2023年经营中口腔医疗机构数目计,排名第五。就2023年的总收入而言,公司于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的市场份额仅为0.4%。
据公开财报信息,2021年至2023年,大众口腔收入分别为3.81亿元、4.09亿元、4.42亿元,净利润从1473.8万元增至6703.8万元,毛利率由27.3%升至38.1%。
然而到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4.13%至2.05亿元,净利润下降9.58%至2924.5万元。
而在如此情况和环境下,大众口腔仍在IPO申请书中给自己设下了未来五年拟通过收购40-65家现有机构及新建80-100家机构,进一步渗透华中市场的目标。同时加大广告投入,2021-2024年上半年推广费用累计1.17亿元。
在经济大环境,政策改革和行业内卷三大因素,口腔医疗服务项目的创收思路以及悄然改变,不再依赖高客单价盈利。同时不少研究者发现,口腔连锁规模和营收盈利能力可能并不成正比,从近期多家大型口腔连锁的暴雷也可验证这一点。
图源:大众口腔
而大众口腔的定位,似乎比较符合当下的口腔市场趋势,公开信息显示,大众口腔的业务构成截至2024上半年时,综合牙科诊疗服务收入占比达54.2%,客单价约429元;种植牙服务收入占比近30%,客单价1394元;正畸服务收入占比16.5%,客单价501元。
这两年饱受政策“针对”和社会关注的种植和正畸项目在大众口腔的业务构成中的占比均较小,同时小规模的平价地区连锁,相较于全国性的大型连锁,更易于管控,客源更加稳定,收入结构也更加安全。
04|IPO之路困难重重
大众口腔在招股文件中称,“我们经营行业受到严格监管,在健康、安全及环境法律法规方面均有严格的合规要求,须承担持续的合规成本。” 大众口腔指出,除法律及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医疗机构只能在获得有关客户事先同意下,并在适用中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必要范围内收集客户的个人及医疗信息。
不过,大众口腔在分析风险因素时表示,该公司的数据安全措施可能无法防止个人及医疗信息不当泄漏。该公司口腔医疗服务网络将承担未经同意泄露客户个人或医疗记录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同时,大众口腔称,在其业务营运过程中,可能需要存储、传输并处理客户的某些数据。该公司面临处理数据并确保数据隐私与安全方面的固有风险。
作为大型连锁医疗机构,客户信息和公司数据的保护措施势必要落实到位,数据隐私保护与医疗合规性也是监管重点,大众口腔需强化患者信息管理流程,避免因数据泄露引发法律风险。
监管审查、业绩下滑、投资者退场,大众口腔的港股IPO进程面临多重挑战,尽管其通过低价策略扩大市场份额,但如何在扩张中平衡服务质量与合规性,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大众口腔的港股IPO之路,既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一跃,也为行业提供了资本化运作的参考样本。在政策、资本与市场的多重压力下,唯有持续创新与精细化运营,方能在红海竞争中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