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六九医彩网 口腔行业数字化DSO生态平台
作者:luocan
浏览:57
时间:2025/6/3 10:59:09
01|执业牙医做隆胸手术?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一则维权案件,口腔执业医给人做隆胸手术,最终惹出了祸端。
据媒体内容,案件维权者汪女士,于2018年4月在重庆某医疗美容门诊部一次性做了隆鼻、双眼皮、隆胸等12项手术,共花费11万元。其中隆胸手术由医生马某、兰某某共同完成,马某为主刀医生。
术后两个月,汪女士开始出现乳房疼痛等不良反应,其主刀医生马某检查后表示是包囊挛缩,做一个小手术即可解决。同年10月,汪女士又在此接受了左右乳房手术、双眼皮修复以及鼻修复手术。
手术后,汪女士的乳房仍持续疼痛,胸部有异物感且左右乳房大小不一,同时其他项目的术后恢复也问题频出。据其提供的重庆某医院的检查报告显示,汪女士的左侧乳腺假体周围出现异常信号影。2021年底,汪女士通过手术最终取出胸部假体。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重庆市渝中区卫生部门接到汪女士的举报后展开调查,经证实,主导医生马某的执业范围为口腔专业,存在未按照注册的执业范围的违法行为,被暂停执业活动6个月;涉事门诊部构成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事实,被处以罚款2800元整。
与此同时,汪女士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还医疗费11万,赔偿后续治疗费50万、精神损失费10万等。经两轮审理判决,11万手术费用尽数退回,因当事门诊部已被撤销,故由经营者马某予以退还,并驳回汪女士的其他诉讼请求。
此外,汪女士还向卫生部门反映投诉:“马某学历造假,警方也已查明,既然学历造假,说明他骗取了执业医师证书。”
2023年12月,重庆市卫健委对此回复表示,根据有关法律及相关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即1998年6月26日前),已取得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可以申请执业医师资格。所以,有关部门需核查马某在1998年6月26日前是否取得了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才能判定其执业合法性。当地卫健委将与其他相关部门联系,调查其1988年-1998年期间的从业经历,并将马某(涉嫌)学历造假的证据移送市教育委员会。
2025年4月,重庆市卫健委再次回复汪女士:卫健委于2025年3月28日向马某本人送达了《卫生健康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告知其在规定时间内补正相关材料,马某未按要求补正。卫健委已启动调查程序,正在依法按照程序据实处理。
而汪女士又向记者提供了另一个信息,当事门诊部注销后,又重开了一家医疗美容门诊部,医生马某也在那里。
据企查查显示,这家后开业的医疗美容门诊部于2021年开业,法定代表人兰某某。通过法人的企业关系图谱,可见其与已注销的当事门诊部存在关系。但该法人兰某某与当初另一位参与隆胸手术的医生是否为同一人,目前还未有得到明确证实。
据2020年重庆医学会出具的技术鉴定书结论,汪女士的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而就其反映的医生马某的执业资质问题,重庆卫健委在5月21日回复表示正在按程序进行办理,会跟汪女士保持联系。
02|不是你的活儿 能做也别做
类似的口腔医生超范围执业的情况,在行业内并非特例。其中以医疗美容的隆胸和隆鼻最为口腔医生的“跨专业”重灾区。
从2017年开始,牙医超范围进行隆胸手术的违法案例,几乎平均1-2年就会出现一起。且大多出现了不良后果,包括但不限于造成患者的乳头坏死、胸部致畸等伤害。
2018年,上海某医疗美容门诊部的一名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在机构的安排下为患者进行隆鼻综合手术,因预后不及患者心理预期而产生医疗纠纷,后经调解一次性补偿患者3万元,该医生也因超范围执业而被徐汇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处罚。
以上这些明显的超范围执业对医生来说并不难规避,真正难防的“暗箭”,是绝大多数口腔医生都不会注意到的“知识盲区”。
2022年,一纸由深圳市龙岗区卫健局开出的罚单就让不少牙医破了大防,因为处罚理由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有位患者到深圳某口腔门诊部做牙齿贴面,做完几天后发现牙齿出现裂缝,于是向卫监部门反映了情况。执法人员到场后确认,当事口腔门诊部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常,操作医生的口腔医师执业证书也真实有效。
但是,根据《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规定,瓷贴面修复属于医疗美容牙科项目,医疗机构必须设置了医疗美容牙科才能开展。
所以,当事门诊部取得口腔科的诊疗科目许可,但未取得医疗美容项目许可;当事医师已取得口腔专业的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但无5年以上从事美容牙科工作经历,无在符合条件的医疗美容专业培训基地经过相关专科医疗美容专业培训或进修并考核合格的经历,且无在已取得合法美容诊疗资质的三级医疗机构中从事美容临床工作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不符合实施医疗美容牙科项目主诊医师条件,不能独立开展口腔瓷贴面修复项目。
因此,该口腔门诊部存在超出执业登记的范围开展美容牙科项目诊疗活动,使用不符合岗位资质的医生为患者开展口腔瓷贴面修复的违法行为。最终,卫监部门予以该口腔门诊部罚款70000元,并没收违法所得10500元,予以操作医师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
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口腔医生不能做口腔贴面的要求,从业者们纷纷表示“荒谬”“理解不能”。深圳市口腔医疗行业协会在进一步了解后,也发文含蓄表达了对处罚结果的不认可:“尽量提升技术能力和服务沟通不要造成对立投诉,致使主管部门会因不堪骚扰,而找一些边界不清的理由进行处罚。”
但边界不清不能全然代表“可为”,所以日常看似再不足二两重的事情,一旦被放上执法称,也能沉如千金。
近几年,伴随着大众对美的追求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口腔医生开始关注医学美容,“美商”成为了口腔临床的新竞赛点。因为口腔医学与整形美容医学之间本就存在交叉部分,所以对整形美容的技术修炼,就成为了口腔医生发展技能的“必经之路”。
今年1月,山东省发布《山东省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其中美容牙科项目部分也有变动:增加部分正畸类项目,并明确由口腔正畸科医师进行操作;在牙周美容技术操作项目中增加肉毒素、玻尿酸注射等。
针对口腔医师开展医美注射,法规方面似乎也在逐渐调整放开。但是,哪怕美丽的市场再诱人,口腔医生的执业活动也要慎之又慎。尤其是那些与医学美容有关联的业务,最好把违规敏感度多提升几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