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二百块你爱做不做!” 把牙科当菜市场的后果有多可怕?

来源:三六九医彩网 口腔行业数字化DSO生态平台 作者:luocan 浏览:363 时间:2023/6/12 8:56:30
前一阵子,枪哥接到一个打算矫治的错颌患者。对方应该是做了一番功课才来的医院,表示想要唇侧陶瓷这种在性价比的基础上稍微折中一点的选择。制定方案时,枪哥告诉对方有两颗智齿建议先拔掉,否则排齐后会凸。这位患者欣然接受了拔智齿的方案,并表示“治疗效果第一,医生你是专业的,就按你说的搞就行!”还未等我默默平复好对这种信任与配合的感动情绪,这位患者就主动优化了治疗流程:“实话讲我很排斥拔智齿,又遭罪又费时间......这样吧,医生你就顺手给我拔了别走流程收钱了,我配合你的方案,就算咱俩互相理解。”枪哥只能好言解释,治疗活动必须按正规流程进行,合规性才是对双方权益的保护。而且配合方案不是方便我的工作,而是对你的治疗结果负责。这位患者随即表示:你们拔智齿有点贵,又没得商量(砍价),我去xx都不用xxx元就能搞定,你们要是这样的话我智齿就不在这里拔了(哼)!枪哥只能委婉表示对方可以按照个人考量选择进行治疗,但“悄悄的拔牙,流程的不要”在这里肯定是不符合规定的,请理解作为医生不能违规操作。对方显然还是有点“理解不太能”,表示了对“不给商量”的失望以及作为医生的枪哥有点“不上道儿”后,丢下一句“再说吧”便回去了。生活不易,阿枪叹气。

01

买菜式砍价”有多离谱




砍价式看病是所有医生都会遇到的现象,只不过在“暴利”的口腔科室往往遇见的概率会更高。其他科室可能10个患者中有3个,那口腔科基本就是10个中5个打底。前几天,有位牙医发的一篇吐槽蛮火的,一位患者把根管治疗+补牙+拍片+一次性用品的全部价格“砍”到空前绝后的340块后仍不满意,直接二百块丢给医生补一记绝杀:牙科的利润兄弟门儿清,给你二百很够意思了,你就说做不做吧。


这气势,跟大学时代的枪嫂在地下商场砍价一样一样的:“这件多少钱,老板便宜点!”“300,已经是进货价了。”“200,行我马上拿。”“这价我进都进不来......”“那就150,你卖不卖吧。”“......”无论医疗人士如何看待医疗行业,在为数不少的大众眼里,医疗和美发美甲、餐饮休闲一样,是需要被照顾生意的服务业。所以,理所当然的讨价还价也是将自己放在了消费“上帝”位置的本能体现:你的服务态度和价格诚意,是我决定“掏钱”与否的关键。医疗活动确实有服务属性存在,否则也不会有医疗服务这个词,但不少人的认知误区在于忽略了医疗是和生命健康打交道的特殊行业,忽略了医疗活动的服务永远都不可能直接等同于一般消费服务这个事实。首先,是治疗价值和服务价值的权重占比差异。治疗价值是指医疗行为本身,例如看诊、治疗方案、技术操作、用药等等等等技术行为;服务价值是指医生对于患者的情绪供给以及人文关怀这样非医学专业的服务,包括绝大多数医生都具备的伦理道德、交流态度、鼓励关怀、情绪安抚等基础素质,以及部分医生能达到的特殊照顾(比如主动为困难群体争取破例的补助)、心灵治愈(在治疗身体疾病的同时治愈患者心灵创伤)等更高阶品格。医疗行为的核心目标是“把病治好”,不论对于医生还是患者,这个目标的达成与否都是至关重要的,任务优先级自然也就最高。而服务态度更倾向于是一种附加价值,这种价值需要依附于治疗价值的实现才能变现,是不能和治疗价值五五开来独立评价。如果在一个医生的综合评价结构中,服务价值的比重明显高出了医疗价值,那么从专业角度来看,就会有些本末倒置。其次,医疗不是一个能够被完全物化的行为,它掺杂的东西要比大概念的交易活动更加复杂,所以消费市场的性价比逻辑也不适用于看病这件事。医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医学的局限性也是目前影响疾病治愈结果的最核心因素。换句话说,大多数不如意的医疗结果的发生根本还是在于医学本身还不足够发达,以及个别事件中的人为因素(医生误诊、医疗事故等等)。这和你在旅游时遇到景区 “海鲜刺客”,以及枪嫂八百块烫了个“皇帝的卷发”这种不规范溢价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医疗技术的发展需要相当高的经费成本,大家看到的那些治疗耗材和检查设备,只是全部成本中可物化的那一部分的冰山一角而已。

02

#“价格决定质量”具有道德风险#




抛开将砍价作为原则般的消费态度、花什么钱都要砍一刀的“灵魂买家”外,在很多加入到了消费医疗的砍价大军的患者眼中,“砍价”似乎成为了打破医疗方垄断的正向争取,是掌握治疗主动权的博弈。
问题在于,就算不是卖家,大家对于某个市场的一般消费成本,根据供求情况也能有一定的概念。例如榴莲在泰国的价格是每斤3至5元,从泰国运回的成本价在每斤20元左右,每斤23元至25元的售价属于正常范围;一斤的普通小龙虾在菜市场的价格是15-18元,刨去配菜、人工、房租、水电等费用,小龙虾店每斤30-35的价格一般就在可接受范围。(虽然是连汤带料硬凑出来的一斤,但谁让这玩意儿受欢迎呢)
但看病可不是买小龙虾,治疗过程也不是成本固定的流水线。每个患者的病情五花八门,轻重不一,治疗操作也有难有易。
同样是拔一颗智齿,从几百到几千都属于合理范围。如果是“长相好”、最容易拔的那种,一般医生分分钟就能搞定,费用自然高不到哪去;也有那种埋在牙槽骨里横着长的智齿,要切开牙龈,然后去掉上边的骨头,再磨断/打碎智齿一点点取出......手术过程中还有对麻药的耐受差异,也需要医生及时应对处理。
枪哥之前拔过一颗花费三个多小时、体力消耗极大的智齿,患者张着嘴巴生无可恋,我头晕眼花血糖趴地,整个过程除了手机的滋滋声,还有我俩腹中此起彼伏的“咕——”。

医生在治疗完成前都未必能确定具体消耗,跟专业知识严重信息不对称的患者更谈何“门儿清”,那这个治疗花销合理性的判断依据,是不是比枪嫂那个快一千块的发型还不靠谱?
“砍价”的前提是对正确价格心里有底,否则就是无底线的耍赖了。
国内的医疗服务是带有公益属性的,最起码在基础医疗领域,不会普遍存在大家所想象那般的价格弹性。“大病小治”是基于患者经济能力的备选方案,而非挤出价格水分的斗争结果。
目前,国内医疗市场的定价机制已经走向逐渐透明,但这并非代表处于专业半径外的患者就能随意参与价格的制定,因为一旦出现非专业人士能够左右得动医疗价格的局面,恰恰就是市场恶意竞争,医疗费用构成混乱的开始。要明白,医疗竞争力的体现永远不会是价格的高低,易操控的价格甚至还会衍生出医疗行为“价格决定质量”的道德风险。
如果通过货比三家、砍价拉扯就能成功将大几万的开颅手术砍到2999还赠送住院优惠,扪心自问,各位真的敢踏实的躺上手术台就那么一觉睡过去吗?
同样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严肃医疗,咋到了牙科这里就价越砍越兴奋了呢?

枪哥有话说



在治疗时用救死扶伤这样的高标准职业道德要求医生,在评价时却用地摊式砍价“薅羊毛”,看似是和“看病贵”斗智斗勇的胜利,实则却是对医疗费用构成混乱的无视。
只看见眼下的毛毛利益,却看不见对社会医疗福祉的持续破坏,而这些破坏结果的最终承担者,还会是包括砍价者在内的社会大众而已。